中國共產黨新聞網>>綜合報道
分享

堅守黨校初心 服務工作大局

——新時代以來黨校(行政學院)工作成就綜述

本報記者 何昭宇

2025年09月28日08:21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222

點擊播報本文,約

  “黨校因黨而立,黨校姓黨是天經地義的要求。黨校姓黨,是黨校工作的根本原則,也是做好黨校工作的根本遵循”……2015年12月,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黨校工作會議上發表重要講話,緊緊圍繞堅持黨校姓黨,深刻回答了事關黨校事業長遠發展的一系列重大問題。

  新時代以來,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堅強領導下,黨校(行政學院)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牢記“黨校姓黨”這個立校辦學之本,做好新時代的傳道、授業、解惑工作,做好探索規律、經世致用的大學問,讓黨的旗幟在黨校高高飄揚。

  培養造就堪當民族復興重任的高素質干部隊伍

  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央黨校建校90周年慶祝大會暨2023年春季學期開學典禮上指出:“新時代新征程,我們黨要團結帶領人民開創事業發展新局面,就必須培養造就堪當民族復興重任的高素質干部隊伍。在這方面,黨校責任重大、責無旁貸。”

  理論上的成熟是政治上成熟的基礎,政治上的堅定源於理論上的清醒。

  翻開中央黨校(國家行政學院)2025年秋季學期教學安排意見,推進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進教材、進課堂、進頭腦的舉措貫穿始終——

  豐富和充實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理論講授、實踐解讀、案例教學三個教學單元的講題設置﹔在學制1個月以上主體班中繼續開設“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於加強黨的作風建設的重要論述和中央八項規定精神”課程﹔用好新出版的《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課程體系和教學大綱(黨員、干部教育培訓使用)》……

  黨性教育是共產黨人修身養性的必修課,也是共產黨人的“心學”。

  2020年9月,中央黨校(國家行政學院)大禮堂一層大廳,廳局級公務員任職培訓班(第7期)全體學員齊聚於此,舉辦了一場特殊的“生日會”。

  “我志願加入中國共產黨,擁護黨的綱領,遵守黨的章程……”面對鮮紅的黨旗,全體黨員重溫入黨誓詞、過“政治生日”,叩問初心,堅定信仰。

  近年來,中央黨校(國家行政學院)充實完善《中國共產黨黨性教育教學大綱》,組織學員赴上海、福建、陝西延安等地開展體驗式教學,安排以“樹立正確的權力觀政績觀事業觀”為主題的學員講堂,新設“英雄模范”報告,並對學制1個月以上主體班圍繞黨章黨規黨紀組織開卷考試。

  學習的目的全在於運用。

  “如何正確理解中國式現代化的社會主義性質?”

  “什麼是‘歷史正確的一邊’,如何才能堅定站在‘歷史正確的一邊’?”

  “與西方民主相比,全過程人民民主有哪些特色和優勢?”

  …………

  一直以來,學員在報到時都需帶來兩個問題:一個“當前干部群眾關心的熱點問題”和一個“希望中央黨校解答的思想理論問題”。學員帶來的問題被統一收集,分門別類編輯成冊,發給相應的授課教師,由教師在課堂中予以解答。

  “小崗村近年來深化農村集體產權制度改革,以股份合作為主要形式,將農村集體統一經營管理的資產折股量化到人、落實到戶,壯大了村級集體經濟。”

  2023年4月,在全國村黨組織書記和村委會主任視頻培訓班上,安徽鳳陽縣小崗村黨委書記、村委會主任周群之將村庄的發展經驗娓娓道來。為期4天半的時間裡,全國51.3萬名參訓干部在北京主課堂、各地3568個分課堂,共同研討交流推進鄉村全面振興的方法路徑。

  講授式教學、案例式教學、研討式教學、模擬式教學……中央黨校(國家行政學院)創新教學方式,豐富教學方法,讓黨校課程真正為學員所用。

  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決定》提出:“健全常態化培訓特別是基本培訓機制,強化專業訓練和實踐鍛煉,全面提高干部現代化建設能力。”

  中央黨校(國家行政學院)會同中組部規范地方黨校(行政學院)基本培訓班次和課程設置,分層分類開展大規模、全覆蓋培訓,推動理論教育更加系統深入、黨性教育更加觸及靈魂、能力培訓更加精准高效。

  2024年,中央黨校(國家行政學院)會同有關部門完成對2000多名中管干部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精神全覆蓋集中輪訓,並以同步直播方式覆蓋中央部門、企業和高校近70萬名領導干部﹔舉辦中青年干部培訓班、中管干部進修班和廳局級干部進修班等主體班次136個﹔以同步直播方式對全國鄉鎮黨委書記、街道黨組織書記等進行全覆蓋培訓。全年主分課堂參訓學員300余萬人。

  努力當好黨的思想理論建設的生力軍

  視而使之明,聽而使之聰,思而使之正。

  習近平總書記深刻指出:“隻有把一些重大問題從思想理論上搞清楚、弄明白了,黨校教育培訓才能真正做好。”

  中央黨校(國家行政學院)主樓北廣場,名為“戰友”的馬克思坐像和恩格斯立像引人注目。

  2015年12月26日,經黨中央批准,中央黨校馬克思主義學院成立,主要負責馬克思主義理論、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重大理論和現實問題的研究、決策咨詢及相關學科的教學科研工作。

  2018年1月15日,經黨中央批准,中央黨校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研究中心成立,主要職責是加強對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研究闡釋,推進黨的理論建設和理論創新。

  依托理論研究陣地,中央黨校(國家行政學院)持續加強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體系化、學理化研究闡釋——

  搭建“中國話語”高端論壇、國家治理論壇、中國式現代化論壇等學術交流平台﹔

  舉辦學習貫徹習近平經濟思想、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習近平外交思想等系列研討會﹔

  完成“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重大原創性貢獻研究”重大委托課題,開展“習近平同志福建工作時期思想和實踐研究”﹔

  …………

  近年來,中央黨校(國家行政學院)持續開展重大理論問題研究,為不斷深化對共產黨執政規律、社會主義建設規律、人類社會發展規律的認識,不斷譜寫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時代化新篇章貢獻智慧和力量。

  “為什麼,我們對未來充滿信心?因為我們每一個人,時時刻刻與祖國在一起……”2020年,第一季黨校公開課《與祖國在一起》刷屏網絡。6位來自中央黨校(國家行政學院)的中青年教師結合個人的成長經歷與研究領域,以扎實的理論功底和鮮活的表達,帶來令人耳目一新的知識盛宴。

  從《與祖國在一起》,到《十年的十個“為什麼”》《讀懂中國75年發展密碼》,再到《2025中國經濟新脈動》……中央黨校(國家行政學院)陸續推出13季黨校公開課,總播放量超過10億。網友紛紛點贊:“黨校出品,必屬精品!”

  近年來,中央黨校(國家行政學院)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研究中心名義在權威報刊發文400多篇,出版“新時代之問”論叢、《中國式現代化100關鍵詞》等圖書,在“網上黨校”平台上線二十大精神專題課程16講﹔專家學者到各地區各部門各單位宣講授課,推動黨的創新理論“飛入尋常百姓家”。

  黨校作為黨的思想理論戰線的重要方面軍,承擔著為黨獻策的重要職責。

  2015年,中央黨校列入國家高端智庫建設試點名單﹔2018年,中央黨校和國家行政學院合並……新時代以來,中央黨校(國家行政學院)特色學科不斷增加、研究領域持續擴大,形成了有利於發揮智庫作用的新優勢。

  “苦甲天下”的隴原如何振興?獨龍族如何“一步跨千年”?福建寧德下黨如何“弱鳥”高飛?寧夏閩寧鎮如何從昔日干沙灘變身今日金沙灘?……

  2024年,中央黨校(國家行政學院)與中宣部共同推進新時代“歷史性成就歷史性變革”口述資料採錄與整理重大專項工作,還原中國共產黨解決困擾中華民族幾千年的絕對貧困問題的歷史畫卷。

  建諍言,獻良策……中央黨校(國家行政學院)制定《關於進一步加強智庫建設的意見》,連續兩年舉辦皮書成果集中發布會,通過多種渠道向中央有關部門報送內參、研究報告、智庫報告等決策咨詢信息,並鼓勵學員參與為黨獻策,服務黨和國家事業發展。

  傳承黨校光榮傳統和優良作風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黨校是傳承黨的精神血脈的殿堂,是廣大黨員干部十分向往的地方。這就要求黨校在從嚴治校、質量立校上必須大大高於一般學校,遵循最嚴格的政治標准、學術標准、教學標准、管理標准,確保始終牢記初心、踐行使命。”

  2023年9月,黨中央印發修訂后的《干部教育培訓工作條例》,明確“建立健全干部教育培訓法規制度,推進干部教育培訓規范管理”﹔

  2025年8月,黨中央印發修訂后的《中國共產黨黨校(行政學院)工作條例》,將“校風和學風建設”拓展為“校風、教風和學風建設”,新增“堅持系統觀念”這一工作原則﹔

  …………

  隨著一系列文件的出台,學習之風、朴素之風、清朗之風不斷充盈。

  在中央黨校(國家行政學院)學習期間,有組織員全程負責管理和監督,學員臨時黨支部進行自我管理。

  “不准發表與黨的理論和路線方針政策不一致的言論”“不准違背科研誠信,侵佔他人學術成果”“不准請托學員辦私事謀私利,與在校學員聚餐、飲酒”……2024年1月,中央黨校(國家行政學院)印發工作人員“七不准”,從嚴守政治紀律、堅守學術誠信、清爽學員關系、保守工作秘密、服從組織安排、維護黨校聲譽、恪守師德師風等方面提出明確要求。

  近年來,中央黨校(國家行政學院)制定修訂教職工外出講課、參加學術活動、接受媒體採訪,以及校(院)內部審計、教職工考勤等管理規定,引導教職工潛心治學、虔誠問道、悉心育人。

  黨校不是一般學校,黨校教育培訓對象不是一般學生,這樣的“不一般”對黨校師資的要求也不一般。

  今年3月底,中央黨校(國家行政學院)舉行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於加強黨的作風建設的重要論述和中央八項規定精神集體備課會。會上,5位教師從備課思路、授課框架、案例選取、講課方法等方面進行了發言。

  這是中央黨校(國家行政學院)提升集體備課實效的一個縮影。教學評估成績低於一定分數的教師,要重新備課、改進不足,試講通過后才能重返講台。近兩年,圍繞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教學,中央黨校(國家行政學院)組織了數十場全校范圍的集體備課會。

  一手抓集體備課,一手抓教師培訓。中央黨校(國家行政學院)組織講授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專題課的教師開展循跡溯源教學培訓,組織講授黨性教育專題課的教師到相關干部學院開展教學培訓,組織為民族干部培訓班授課的教師赴民族地區開展教學調研,推動教學水平不斷提升。

  黨校(行政學院)是個系統,提升整體功能須堅持系統觀念,強化統籌協同、整合資源力量。近年來,中央黨校(國家行政學院)會同中組部完成省委黨校(行政學院)辦學質量評估,對口幫扶民族地區黨校,因地制宜推動縣級黨校分類建設,建立地方黨校骨干教師跟班鍛煉長效機制。2024年,承辦黨校(行政學院)系統師資培訓班17期,培訓學員5萬多人。

  踏上新征程,揚帆再啟航。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堅強領導下,黨校(行政學院)必將牢記為黨育才、為黨獻策的初心,傳承黨校光榮傳統和優良作風,為以中國式現代化全面推進強國建設、民族復興偉業作出新的更大貢獻。

  《 人民日報 》( 2025年09月28日 01 版)

(責編:彭曉玲、彭靜)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分享到: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