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共產黨新聞網>>黨史
分享

郭家河戰斗

胡遵遠 江亞男

2025年09月25日08:28    來源:中國軍網222

點擊播報本文,約

紅25軍組建於1931年10月。1932年10月,紅25軍第73師隨紅四方面軍越過平漢鐵路向西轉移,第75師繼續留在鄂豫皖革命根據地堅持斗爭。11月29日,中共鄂豫皖省委在黃安檀樹崗召開軍事會議,分析當前根據地形勢。會議決定重新組建紅25軍,由吳煥先擔任軍長,王平章任政治委員,開啟保衛鄂豫皖革命根據地的新階段。

1932年12月中旬,國民黨當局擬訂“清剿”計劃,將鄂豫皖革命根據地劃為商(城)羅(田)和經(扶)黃(安)兩個“清剿”區,採取軍政兼施手段,企圖徹底摧毀根據地。在紅軍主力、地方革命武裝和當地群眾堅決斗爭下,敵人這一計劃未能實現。1933年2月初,敵軍決定延長“清剿”期限,並調整兵力部署,令第89師為“進剿”部隊,並將原駐信陽以北鐵路沿線的第35師調至新集。

1933年3月初,中共鄂豫皖省委總結兩個月來的作戰經驗,認為雖然分兵活動對敵人造成一定打擊,但戰果有限,要徹底粉碎敵人大規模劃區“清剿”,必須集中優勢兵力實施殲滅戰。基於這一判斷,省委決定將紅25軍集中統一行動,以便在運動中捕捉和創造戰機,尋殲孤立薄弱或突出冒進之敵。

3月4日,敵第35師第103旅205團、第104旅207團進佔鄂東北蘇區要地郭家河,嚴重威脅根據地安全。中共鄂豫皖省委和紅25軍首長在分析敵我情況后認為,敵第35師裝備較差,戰斗力較弱,又是新接防地,人地生疏﹔敵兩個團進佔郭家河,是孤軍深入,離周圍據點黃陂站、七裡坪等都有一天的路程,不易迅速增援﹔紅25軍在近兩個月的分兵活動中經過休整,士氣高漲,求戰心切,郭家河又是老根據地,群眾基礎較好。

據此,鄂豫皖省委和紅25軍果斷決定抓住這一有利戰機,集中全軍力量將敵人殲滅。紅25軍隨即制訂作戰計劃,由第74師和特務營攻擊郭家河﹔第75師1個團在摸雲山及其附近高地阻援和斷敵退路,另1個團作為預備隊。

3月5日夜,紅25軍在野雞籠進行政治動員。軍長吳煥先指出此戰意義和取勝條件,號召全軍指戰員英勇戰斗、消滅敵人,堅決打好集中兵力作戰的第一仗。隨后,部隊連夜向郭家河開進,於6日拂曉前抵達郭家河東南戴家崗一帶。根據敵情偵察結果,吳煥先令第74師以第220團及特務營從郭家河東北方向實施主攻,第222團從郭家河南及西南方向實施攻擊。拂曉,第222團進至羊人岩高地,向敵警戒部隊約1個營發起突襲。敵大部被殲,殘部向郭家河逃竄。第222團銜尾追至郭家河南面,以1個營從南面佯攻,主力從西南發起攻擊。郭家河守軍以為遭到紅軍主力攻擊,倉皇向東北方向撤退,企圖逃往新集。此時,第220團及特務營已迂回至郭家河東北部,當即對敵予以迎頭痛擊,迫使其轉向西北方向突圍。敵人在此方向又遭到第222團尾追和地方革命武裝阻擊,被迫回竄,企圖經白沙關逃回新集。最后,紅25軍將其圍困於二道河東南窪地,經1個多小時激戰,將其全殲。

戰斗過程中,周圍山上的地方武裝和當地群眾吶喊助威,使敵人陷於動搖和混亂之中,少數潰散的敵人被手持鋤頭扁擔的群眾俘獲。此戰,紅25軍在地方革命武裝和當地群眾配合下,以較少傷亡全殲敵兩個團,斃其百余人,俘2000余人,繳獲大量軍用物資。

郭家河戰斗是紅25軍重建后的首次大捷,是一次出色的殲滅戰,鼓舞了鄂豫皖革命根據地軍民的斗志,震懾了發動“清剿”的敵人。此后,紅25軍又取得潘家河、楊泗寨等戰斗的勝利,隊伍迅速發展到1.2萬余人,成為參與鄂豫皖革命根據地斗爭的主要軍事力量。

(責編:劉圓圓、萬鵬)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分享到: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