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共產黨新聞網>>綜合報道
分享

攜手共建萬物和諧的美麗家園(和音)

2025年08月13日08:43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222

  中國願繼續攜手各方,共同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以人與自然和諧共生之道,創和美永續之路,共建萬物和諧的美麗家園

  

  全球多地刷新高溫紀錄,35%的濕地在50多年間消失、近20%的紅樹林處於高風險狀態,海平面上升速度遠高於預期,多個物種面臨滅絕危險……環視世界,生態挑戰頻頻顯現,完善全球生態治理迫在眉睫。作為負責任大國,中國以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為指引,以自身實踐為推進全球生態文明建設、共建地球生命共同體貢獻了智慧與動力。

  推進全球生態文明建設,關鍵是要將科學理念轉化為堅實行動。中國堅持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系統推進生態文明建設,既改變了自身發展面貌,也充分彰顯休戚與共、責任共擔的共同體意識。從塞罕壩林場建設者到研究防沙治沙的中國科學家,再到浙江省“千村示范、萬村整治”工程、“螞蟻森林”項目、“藍色循環”模式,中國實踐屢次獲得聯合國最高級別環境獎項“地球衛士獎”。這些成就是對人與自然和諧共生哲思的具體實踐,更是將中國經驗融入全球生態治理的自覺擔當。正如牛津大學教授詹姆斯·桑頓所說,“中國綠”是希望的顏色,這種希望不僅屬於中國,更屬於整個世界。

  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是中國的,更是世界的。中國始終倡導全球共走綠色發展之路、共同推動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率先出資15億元人民幣成立昆明生物多樣性基金,同南非、肯尼亞等國簽署了有關保護野生動物合作協議,海灘修復的“廈門經驗”為泰國、斯裡蘭卡等提供借鑒,設立中蒙荒漠化防治合作中心,啟動全球森林可持續管理網絡……在氣候治理、技術共享、生態修復、災害預警等各個領域,中國積極開辟國際合作新路徑,助力各方科學把握經濟社會發展和生態環境保護,為共建地球生命共同體注入澎湃動能。中國與100多個國家和地區開展綠色能源項目合作,推動全球綠色轉型。英國氣候新聞網站“碳簡報”分析報告顯示,僅2024年,中國的太陽能電池板、風力發電機和電池等清潔能源技術出口就幫助全球碳排放總量減少了1%。毛裡塔尼亞環境與可持續發展部部長拉格達夫表示,中國推動全球綠色轉型、公平生態轉型、彌合發展鴻溝,“增強了我們走綠色發展道路的信心”。

  推動全球生態文明建設、共建地球生命共同體需要國際社會超越零和博弈、摒棄生態不公,推動全球生態治理朝著更加公正合理、合作共贏的方向前進。在綠色“一帶一路”框架下,中國聯合31個國家發起“一帶一路”綠色發展伙伴關系倡議,與40余個國家共同發起成立“一帶一路”綠色發展國際聯盟,廣泛凝聚起共建清潔美麗世界的國際共識和力量。正是在這些合作平台上,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為更多國家所熟知和接受,越來越成為連接世界、促進互鑒的紐帶,深度融入並積極引領全球生態治理。

  生態環境治理攸關人類存續和地球未來,推進全球生態文明建設需要世界各國人民共同行動。中國願繼續攜手各方,共同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以人與自然和諧共生之道,創和美永續之路,共建萬物和諧的美麗家園。

  《 人民日報 》( 2025年08月13日 03 版)

(責編:任佳暉、唐宋)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分享到:
推薦閱讀